经济生活知识点归纳

2024-05-06 00:01

1. 经济生活知识点归纳

经济生活知识点归纳有哪些呢?

政治大题是学生们的“黑洞”,所以今天为大家总结出了常考的答题知识点归纳,,常读,常记就能跳出黑洞!

1、影响价格的因素

(1)直接因素——供求影响价格。

(2)决定因素——价值决定价格。

①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在一般情况下两者成正比。

②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两者成正比。

③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④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这就是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就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2、价格变动的影响

(热点:高物价、高房价等 重点掌握)

(1)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①价格变动对需求的一般影响:一般来说,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②不同商品对价格变动的厦应程度不同: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③相关商品价格的变动影响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

A.互为替代品。在可以相互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而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反之亦然。

B.互补商品。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不仅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也会使另一种商品韵需求量减少;反之亦然。

(2)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价值规律的作用):

归纳到一点,就是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具体体现:①调节产量。②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3、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l)根本原因:国家经济发展水平。

(2)主要因素:居民的收入(当前、未来、居民之间收入差距的大小)和物价水平(物价高,消费水平低)

(3)其他因素:商品的性能、质量、外观、包装、广告等。

4、我们应树立什么样的消费观?

(怎样做理智的消费者?)

(1)量人为出,适度消费。既要反对超前消费,又要反对抑制消费。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5、生产与消费

(1)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夺在和发展的基础。

(2)消费对生产起着重要的反作用:第一,消费是生产的目的;第二,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第三,消费是生产韵动力,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甚至几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第四,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6、大力发展生产力

(1)原因:

第一,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

第二,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

第三,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缩小历史遗留下来的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赶上甚至超过发达国家,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第四,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2)措施:

第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第二,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第三,加快科技发展,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

第四,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

7、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

(必要性和意义):

①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乡层次的状况。

②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③实践证明,它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8、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

(1)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2)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3)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4)其他: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多渠道筹集发展资金、进行兼并和强强联合、提高经营者素质、优化组织结构等也是影响公司经营成败的重要因素。

9、公司经营不善

——企业的兼并和破产

兼并的意义:可以扩大优势企业的规模,增强优势企业的实力,实现以优带劣的调整,把劣势转化为优势,提高企业和整个社会的资源利用效率,有益于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

强强联合的意义: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率,促进先进技术的开发,扩大市场的占有率,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更有利于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破产的意义:有利于强化企业的风险意识,促进企业在破产的压力下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及时淘汰落后企业,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

10、劳动和就业

(热点:就业压力 损害劳动者权益事件 员工维权等 重点掌握 )

(1)为什么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就业?

①我国的就业形势严峻:人口多、劳动力总量大,但劳动力素质低、劳动力就业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传递不畅通。

②就业的意义:就业是民生之本;促进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实现自身的价值;创造社会财富。

(2)就业的途径:一靠党和国家;二靠劳动者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转变旧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即树立自主择业观、树立竞争就业观、树立职业平等观、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

(3)怎样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①党和政府:在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扩大就业的同时,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②企业:增强法制意识和道德意识,遵守劳动法,维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③劳动者:A.自觉地履行劳动者的义务;R依法签订劳动合同;C.权益受损时依法维护——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D.增强权利和法律意识。

11、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

(原因)

我国之所以实行这一制度,是由我国现阶段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首先,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或所有制结构决定了这一分配制度(生产力水平);

其次,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总体水平低、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决定了不可能实行单的分配形式,必须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再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实行按生产要紊分配,只有这样才能实行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经济效益,加快经济发展。

12、兼顾效率与公平

(热点:分配不公 收入差距拉大 两极分化等 重点掌握)

(1)含义:效率是指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率,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同时,收入公平不等于平均主义。

(2)关系: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3)如何实现兼顾效率与公平:①要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个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②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过于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③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13、财政的巨大作用

(1)集中力量办大事:①国家支持基础设施和工程项目的建设。②国家调控经济,促进经济的平稳运行。③国家促进经济结构合理优化、科技进步与人才培养。

(2)人民生活有保障:①财政是观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障。②财政是建立和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的物质保证。(萤财政实现收入公平分配,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人民物质生活的物质保障。

14、市场配置资源

(1)市场调节。

①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就是市场经济。

市场配置资源(“无形的手”),主要是通过市场上价格、供求、竞争等因素的相互作用来进行的;

计划就是国家宏观调控(“有形的手”)。必须要做封两者相结合,国家宏观调控要以市场调节为基础。

多市场配置资源优点:

A.市场可以及时、准确、灵活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传递市场供求信息,实现资源配置。

B.市场在竞争中实现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C.市扬在竞争中实现企业的优胜劣汰。

③市场调节的局限性: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

15、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热点:房地产市场调控 物价临时干预 严惩哄抬物价等 重点掌握)

①原因:一方面,市场的调节作用并不是万能的,有其弱点和缺陷,要保证社会丰义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就需要加强国家宏观调控,来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另一方面,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更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浃定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职能。

②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德。

③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三者各有所长、各具特色、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国家宏观调控应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总体功能。

16、科学发展观

(1)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2)意义:

①科学发展观是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树立科学发展观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②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速度和GDP的增加,会导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出现“没有发展的增长”。

③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有利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有利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进程。

17、落实科学发展观,我国应如何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发展?

(热点:经济过热 通货膨胀 生态危机 气候变暖等 重点掌握)

①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科学发展观的主旨在于更好的发展。国家的发展首先 是经济发展,我国需要长期保持较快的经济发展速度,并现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

②具体经济发展措施:

A.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B.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C.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D.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E.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18、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1)经济全球化的有利影响: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同时它又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现阶段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

(2)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①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两极分化更加严重。②经济全球化导致风险全球化,加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威胁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

(3)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因此,发展中国家应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勇敢地迎接挑战。

19、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1)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我国必须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是我国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基本战略。

(2)“引进来”的原因: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缺少资金和技术。对策:我们要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3)“走出去”,是指通过到境外投资办厂、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输出等各种形式,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技术合作。我们要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支持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加快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积极参与区域经济交流和合作。

(4)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必须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经济生活知识点归纳

2. 经济生活知识点有哪些?

经济生活知识点有如下:
1、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3、一般说来,价格上升,购买减少;价格下降,购买增加。

4、影响消费的因素:主要是居民的收入(当前可支配收入、对未来收入预期、社会总体消费水平)和物价水平。
5、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3. 经济生活知识点有哪些?

经济生活知识点如下:
1、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3、一般说来,价格上升,购买减少;价格下降,购买增加。

4、影响消费的因素:主要是居民的收入(当前可支配收入、对未来收入预期、社会总体消费水平)和物价水平。
5、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经济生活知识点有哪些?

4. 经济生活知识点归纳有哪些?

经济生活知识点如下:
1、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值:本质属性、特有属性、社会属性、基本属性、共同属性
2、领域法:虽为劳动产品,关键还要看是否已离开流通领域,离开流通领域就不再是商品。

3、当一种商品价格上升,其需求量会减少,其替代品需求量会增加,互补品需求量会减少;当一种商品价格下降,其需求量会增加,其替代品需求量会减少,互补品需求量会增加。
4、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5、就业原因意义: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5. 经济与生活的知识点

查看文章
 
《经济生活》基本知识点
第四课 生产与经济制度
2008/09/14
10:28
A.M.
24   
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是怎样的?
生产决定消费。主要表现在: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消费反作用于生产。主要表现在: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②消费是生产的动力。③消费调节着生产。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25   
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怎样大力发展生产力?
原因:①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②大力发展生产力具有重要的意义:A、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B、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缩小历史遗留下来的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赶上以至超过发达国家,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C、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发展: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②必须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
26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为什么要实行这种制度?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原因:它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实践证明,它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须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   
27   
我国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包括哪些部分?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在我国现阶段,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28   
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它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具有关键作用。      
29   
公有制经济中实行股份制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都可以作为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股份制企业,如果国家和集体控股,则具有明显的公有性。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可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30   
公有制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这是就全国而言,有的地区、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   
第二,国有经济控制经济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31   
我国目前存在的非公有制经济主要有哪些?它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是什么?
内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
地位:它们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其发展。

经济与生活的知识点

6. 经济生活-知识要点

    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的知识要点: 
    1.商品的定义及基本属性(提示:商品的定义主要强调它的交换特征;对商品的基本属性只要做一般性了解即可);
    2.货币产生的原因及其本质;
    3.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提示:为什么货币具有价值尺度职能只需要作一般了解即可);
    4.纸币产生的原因、纸币的定义、纸币的优点(延伸:货币的历史: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其中前两者是商品货币;纸币一样具有价值尺度、储藏手段等职能);
    5.纸币的发行规律及通货膨胀、通货紧缩
     第二框“信用工具和外汇”的知识要点: 
    1.信用卡的含义及在使用上的特点和优点(提示:教材中指的是广义的信用卡);
    2.支票的含义、类型及在使用上的特点
    3.什么是外汇、汇率(提示:外汇定义中的支付手段是广义的;汇率就是货币买卖的价格;必须学会识别汇率升值与贬值;与其他物品一样,货币买卖的价格——汇率也由供求关系决定,主要是受购买力平价的影响);
    4.为什么要保持人民币的币值稳定。
     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包括两框:影响价格的因素;价格变动的影响 
     第一框“影响价格的因素”的知识要点: 
    1.影响价格变动与差异的因素:直接与间接因素(提示:变动是时间维度,差异是空间维度;要知道间接因素是如何通过直接因素起作用);
    2.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包括:需求扩大对价格的影响;需求缩小对价格的影响;供给扩大对价格的影响;供给缩小对价格的影响;
    3.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4.商品价值量的决定;
    5.企业为什么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及社会劳动生产率对商品价值量的影响。
    6.价值规律的内容及表现形式。(提示:第一目是重点)
     第二框“价格变动的影响”的知识要点: 
    1.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商品价格变动与商品购买量之间的.一般规律(提示:需求法则是针对同一时间而言的,必须假定所有其他因素保持不变);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替代商品与互补商品价格变动对商品需求量的影响
    2.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调节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第三课 多彩的消费 
     第一框“消费及其类型”的知识要点有: 
    1.收入水平对消费的影响:当前收入水平,未来收入水平及居民收入差距对消费的影响
    2.物价水平对消费水平的影响(提示:源于名义收入与实际收入);
    3.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租赁消费的含义、区别及各自的适用范围
    4.消费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
    5.什么是恩格尔系数及恩格尔系数大小变化的含义。
     第二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的知识要点: 
    1.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及求实心理所引发的消费现象的表现及对它们的评价(提示:如何区分从众与攀比);
    2.若干值得倡导的消费原则:量入为出,适度消费(提示:它与提倡贷款消费矛盾吗?);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提示:与鼓励消费矛盾吗?)。
     第二单元 生产、劳动与经营, 包括:第四课 生产与经济制度;第五课 企业和劳动者;第六课 投资的选择;以及综合探究——做好就业与自主创业的准备。
     第四课 生产与经济制度,包括两框:发展生产、满足消费;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第一框“发展生产、满足消费”的知识要点有: 
    1.生产对消费的决定性作用: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消费是生产的目的;消费对生产的导向作用;消费对劳动力再生产的作用;
    3.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及意义(提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准确表述);
    4.如何大力发展生产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科技、培养人才;改革落后的生产关系。
     第二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知识要点有: 
    1.公有制经济的地位;
    2.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的含义、作用;
    3.混合所有制经济;
    4.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及准确理解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5.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的含义、作用;
    6.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
    7.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
     第五课“企业和劳动者”包括两框:公司的经营;新时代的劳动者 
     第一框“公司的经营”的知识要点有: 
    1.公司的特点;
    2.有限责任公司及股份有限公司的异同
    3.公司的组织机构;
    4.国有企业为什么要以公司制为方向;
    5.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依靠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形成竞争优势;诚信经营;
    6.企业兼并与破产。
     第二框“新时代的劳动者” 的知识要点有: 
    1.劳动的意义;
    2.就业的作用;
    3.我国的就业问题;
    4.如何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国家该怎么做;劳动者自己该怎么做;
    5.正确的择业就业观:自主择业、竞争就业、职业平等、多种方式就业;
    6.劳动者享有的主要权利;
    7.如何维护劳动者的权益:包括国家如何维护劳动者权益;劳动者本人合法维护自己的权益。
     第六课“投资的选择”包括两框: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股票、债券和保险。 
     第一框“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的知识要点有: 
    1.储蓄存款的含义;
    2.我国主要的储蓄机构(延伸:究竟什么是商业银行;我国的信用社);
    3.利息的含义及计算;
    4.活期储蓄、定期储蓄的区别;
    5.商业银行的含义及其主要业务。
     第二框“股票、债券和保险” 的知识要点有: 
    1.股票的含义、特点及股东的主要权利;
    2.股票投资收入的及特点;
    3.国债、金融债券及企业债券的特点(延伸:从流动性、收益性、安全性总结储蓄、股票及债券的特征);
    4.保险的含义及保险业务的种类(提示:严格说来保险不是投资)。
    5.订立保险合同的原则。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包括: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第八课:国家收入的分配;第九课:征税和纳税;以及综合探究——讲求效率,维护公平。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包括两个框题:“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以及“兼顾效率与公平”。 
     第一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知识要点有: 
    1.按劳分配的内容、必然性;
    2.按劳分配的作用、意义;
    3.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含义(延伸: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也是按要素分配。提示:不要对按要素分配作进一步的分类,如劳动收入与非劳动收入);
    4.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
     第二框“兼顾效率与公平” 的知识要点有: 
    1.效率的含义、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的影响;
    2.公平的含义及社会主义为什么要重视收入公平分配;
    3.公平与效率的辩证关系;
    4.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含义及为什么要效率优先;
    5.如何兼顾效率与公平
     第八课“国家收入的分配” 包括两个框“财政收入和支出”及“财政的巨大作用”。 
     第一框“财政收入和支出”的知识要点有: 
    1.财政收入的种类
    2.影响财政收入高低的因素;
    3.财政支出的种类;
    4.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的对比关系
     第二框“财政的巨大作用” 的知识要点有: 
    1.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表现: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促进经济平稳运行;促进经济发展;
    2.人民生活有保障的表现:财政是国家政权的物质保证;财政是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物质保证;财政具有促进收入公平分配的再分配作用;
    3、财政政策如何正确运用:经济不景气时如何运用;经济过热时又如何运用。
     第九课“征税和纳税”,包括两框:“税收及其种类”及“依法纳税”。 
     第一框“税收及其种类”的知识要点有: 
    1.税收的含义及特征;
    2.增值税的内容、优点(提示:不要求掌握计算);
    3.个人所得税的含义、特点、作用。(800到1600元)
     第二框“依法纳税” 的知识要点有: 
    1.纳税人和负税人的区别;
    2.偷税、欠税、骗税、抗税的表现及其处罚。
    第四单元“面对市场经济”包括:第十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十一课: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第十二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以及综合探究——经济全球化与中国。
     第十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包括两个框“市场配置资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一框“市场配置资源”的知识要点有: 
    1.为什么要合理配置资源(延伸:经济学的定义——研究资源的有效配置);
    2.市场是如何配置资源的(提示:强调价格、供求两个机制);
    3.市场调节的两大优点(提示:不要忽视它,不能把它与2混淆);
    4.如何规范市场秩序:市场规则、社会信用制度。
    5.市场调节的局限性(提示:究竟什么是公共物品。)。
     第二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的知识要点有: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和基本特征;
    2.我国宏观调控的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3.我国宏观调控的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提示:多挖掘经济手段中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第十一课“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包括两个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促进小康社会经济发展”。 
     第一框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的知识要点有: 
    1.总体小康的微观和宏观表现;
    2.总体小康水平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
    3.为什么要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4.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第二框题“促进小康社会经济发展” 的知识要点有: 
    1.为什么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延伸:国内生产总值的准确计算;没有发展的增长是什么意思:经济增长是指产量或生产能力的扩大;经济发展是指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发生的结构性、体制性变化);
    2.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科学发展观的主旨;
    4.如何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优化产业结构、统筹城乡、统筹区域发展。
     第十二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包括两个框题:“面对经济全球化”和“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 
     第一框“面对经济全球化”的知识要点有: 
    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2.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提示:比较优势要学会计算);
    3.经济全球化的载体:跨国公司;
    4.经济全球化的利弊影响;
    5.经济全球化的实质;
    6.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
     第二框“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 的知识要点有: 
    1.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
    2.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
    3.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我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4.对外开放是长期基本国策;
    5.对外开放在当前的基本格局: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
    6.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必要性及战略措施;
    7.“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战略的内容;
    8.对外开放必须坚持的原则: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7. 经济生活知识点归纳有哪些?

经济生活知识点如下:
1、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跌。
2、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要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必须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
3、物价变动会影响人们的消费需求(购买力)。要大力发展生产,保证市场有效供给;要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物价。

4、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五种只能,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
5、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经济生活知识点归纳有哪些?

8. 经济生活知识点归纳有哪些?

经济生活知识归纳
一、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和生产经营的影响
1、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1)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一般来说,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2)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3)相关商品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互为替代品价格的变动,与对其自身的需求量成反比,与替代品的需求量成正比;互补商品价格的变动与其自身商品及其互补商品的需求量均成反比。
替代品:两种商品的功用相同或相近,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同一需要。
互补品:两种商品必须组合在一起才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
2、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1)调节生产规模。
(2)提高劳动生产率。
(3)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二、收入水平、物价水平等因素对消费水平的影响
消费水平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是居民的收入和物价总体水平。
1、居民的收入影响
(1)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①可支配收入越多,消费量就越大;反之,就越小。
②收入增长较快的时期,消费增长也较快;反之,反是。
(2)居民消费水平还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未来收入预期乐观,消费量就会加大;反之,反是。
(3)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的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联系:人们的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反之,收入差距缩小,会使总体消费水平提高。
2、物价的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能力
一般来说,物价上涨,人们的购买力普遍降低,会减少对商品的消费量;物价下跌,则购买力普遍提高,会增加对商品的消费量。

三、消费的类型
1、按产品类型
分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
2、按交易方式不同
分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
3、按照消费的目的
分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
四、消费结构的变化和恩格尔系数
1、消费结构
指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消费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2、恩格尔系数
(1)含义: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
变化原因
①根本原因: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②直接原因:人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
(2)恩格尔系数过大,必然影响其他消费支出,特别是影响发展资料、享受资料的增加,限制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的提高。恩格尔系数减小,通常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